前瞻|移民、面包和关税如何影响德国大选?

在社会需要纾困、世界政治秩序出现变化的背景下,德国要大选了。
据新华社报道,德国计划于2月23日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以确定新任总理人选。
2024年底,德国执政联盟因内部矛盾解体,在此之前,德国社会、经济等方面都陷入困境。数据显示,经济和移民是本次大选中选民最关心的两大议题。随着大选日临近,仍有约五分之一的选民表示,会在选举前几日做出决定,包括7%计划在选举当日决定的选民。
德国曼海姆大学学生丹尼拉(Daniela)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近几年对经济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在于连年增长的基本食品价格,社会中也弥漫着不安的情绪。
选民另一关切,在于德国向移民开放的政策。随着德国多地爆发移民伤人案、引发社会不安,华裔选民毛毛认为,德国已无力负担更多选民。
2月21日的最新民调显示,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及其姐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以30%左右的支持率领先;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以约20%的支持率紧随其后;社会民主党和绿党的支持率分别为15%、13%。
不论哪个政党胜出,都将面临组阁难题,并应对美国新政府上台后的种种不确定性。
不断涨价的黄油和面包
德新社曾报道称,“长期统计数据表明,当涉及到自己的钱包时,德国人很敏感。”
在连续两年经济萎缩后,有经济学家预测,2025年德国经济可能会是欧盟成员国中表现最差的。对于选民来说,这直接反映在生活成本上。
德国数据分析公司Statista的研究表明,2021年,仅有7%的德国民众认为经济是最重要的问题。到了今年2月14日,经济成为选民头号关心的问题,43%的人表示担忧。
本地人丹尼拉(Daniela)觉得物价上涨是最直接的体现,德国社会中也因此弥漫着不满情绪。
“生活成本明显上升,食品价格更高,我的父母抱怨在食物上的花费增加。例如,一条面包过去的价格是1.50欧元(约合人民币11.4元),现在涨到了大约2.00欧元。一些基本食品,如黄油或牛奶,在过去两年里价格几乎翻了一番。能源成本仍居高不下:2024年冬天,许多家庭的取暖费用增加了30%至40%,使得家庭预算更加难以管理。德国社会现在感觉更加紧张和不确定。”丹尼拉说。
分析认为,疫情和俄乌冲突暴露出德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的结构性问题,依赖廉价能源和易获取的出口市场优势已难以为继。这些因素影响了德国的通胀、导致生活成本上升。
《卫报》称,在德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主要政党都承诺要重启经济:社民党和绿党提议向富人增税、进行投资补贴;基民盟希望对企业、家庭减税,削减公共支出。但本质在于,德国应放松“债务刹车”的机制。
根据这一机制,德国联邦政府不得为州政府举债、联邦政府的新增财务赤字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35%等一系列规定。只有在特殊困境下,该规定才允许政府大规模举债。
当下,德国国内需求疲软、传统占主导地位的工业面临巨大压力、美国潜在的关税等一系列问题,使其有公共的投资需求,但受到“债务刹车”的约束。报道分析认为,无论选举结果如何,不排除新政府为应对解决经济问题,放松“刹车”的可能。
继续接收移民?
移民是选民关注的另一议题。在马格德堡、阿沙芬堡、慕尼黑等多地接连出现移民伤人事件后,这一话题再度成为德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Statista的数据,42%的民众关注移民话题,仅次于经济。
今年1月,ARD德国趋势调查(ARD Deutschlandtrend)的数据进一步表明,已有68%的受访者相信,德国应接收更少移民。相较之下,22%认为应维持目前的接收力度、3%支持接收更多。
来自科隆的毛毛是随父母前往德国的新移民。在她看来,德国自2015年对移民实施的“门户开放”政策,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十年前,正是在科隆发生的跨年夜大规模性侵事件开始引发德国民众对移民政策的持续争议。
“语言上虽然还可以融入,但是文化上和传统很难,德国人骨子里的等级和冷漠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移民伤人)是一种报复社会的方式,但说到底,是德国政府先前过多的优惠让移民产生了错误观念。不是每种人都值得救赎,德国明显已经超负荷了,现在德国人普遍不支持继续接受乌克兰难民。”毛毛说。
德国国内有意改变现状,但往往遇阻。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议员德弗里斯 (Christoph De Vries) 向欧洲新闻网表示,目前的问题在于,负责驱逐出境的联邦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缺乏合作、德国与遣返国之间、欧盟框架下合作推动遣返之间,缺乏合作。他还透露,高达60%的入境者在进入德国时,故意销毁了护照,让当局更难确定身份。
2022年,因为俄乌冲突爆发,以及来自叙利亚、阿富汗、土耳其等中东国家的入境人数增加,德国当年接收了267万移民,创下约30年来新高。
与之相对的是德国在2023 年驱逐了16430 人,比往年明显增加。在 2024 年的前 11 个月,18384人被驱逐出德国,但加快这一做法的呼声不绝于耳。
以反移民著称的德国选择党认为,仅有自己的纲领反映了选民的诉求。该党议员斯普林格(Rene Springer)对澎湃新闻表示:“我们表达了年轻人真正关心的问题,而不是像绿党那样宣传气候危机,却不关心(民众在)街头没有安全感,或是缺少职业前景的问题。”
斯普林格进一步表示,德国接收移民的政策,是外来的“恐怖主义”,这个政策延续至今,也没有政党真正想要改变态度。
内政、外交难以“非此即彼”
“交通灯”执政联盟垮台已逾两个月,即将上任的新一届德国政府首先要应对迫在眉睫的内政问题。为赢得选票,德国政党罕见地在移民问题上达成一致,即和极右翼德国选择党一样,收紧相关政策。默茨领导的联盟党此前还与德国选择党进行合作,引发会否有党派打破自二战后不与极右合作的“防火墙”争议。
图宾根大学社会学教授斯图宾(Jörg Strübing)向澎湃新闻分析称,德国政党的表态,仅仅是为了阻止选民转向(对移民最强硬的)极右翼,模仿了后者的政策,反倒会遮蔽经济等更紧迫、需要国际合作的问题。
“德国政府未来难以在平衡内政和外交方面,采取非此即彼的策略。德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制成品,必须通过外交和欧盟,应对美国的关税。”斯图宾表示。
由此,德国新政府还要在地缘政治变化中,摸索对外政策。欧洲也希望德国本次大选能带来确定性。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默茨日前在中西部城市达姆施塔特举行竞选活动,谈及美国新政府时,做出了当下“前所未有的时代”和“世界权力中心的结构性转变”的表态。
在他看来,“政治秩序正在崩溃,我们几十年来习惯的东西正在瓦解”。德国新政府“必须再次在欧洲发挥领导作用。”默茨表示,若当选德国总理,将花很大一部分时间保持欧盟团结。